2、黄豆提前一天浸泡至发(天热时要放在冰箱中)。
3、将泡好的黄豆放入豆浆机,倒入紫甘蓝汁。我的豆浆机每次最多装120克干豆发好的黄豆,豆浆桶的水量上限为1500ML,加豆后倒入1200ML水正合适。即黄豆和水的比例为1:10。
4、分两次将黄豆+紫甘蓝汁打成豆浆。打豆浆的同时,按盐卤和水1:4的比例将盐卤化开搅拌匀。
5、两次打好的豆浆倒在一起,这时豆浆温度还很高,但两次的豆浆混合后已达不到点豆腐需要的温度,所以要再加热一会,煮至80-90度之间时,就可以点卤了。
6、用筷子或最小号的小勺或吸管,一滴一滴地将盐卤水点入豆浆中,速度大概2秒1滴。
7、滴的过程中不时用勺子搅拌一下豆浆,慢慢地豆浆就会开始有变化,出现絮状物。
8、10-15分钟滴完,豆浆会成为豆花状的絮状。滴好后放置30分钟。
9、豆腐盒放入蒸锅,将干净纱布铺在豆腐盒里,把絮状豆花全部盛入豆腐盒,水分同时会从盒底的孔中流走。
10、上面用纱布包好,装豆腐盒盖子盖好。
11、压上重物(我用的哑铃),约15-20分钟豆腐即可制好。
贴士:
1、240克干豆,2400ML液体,做出的豆腐是610克。最后的豆腐成品,如果想嫩一些,可以减少一点盐卤的比例,也可以减少最后压制的时间。
2、在试过几次这个量后,我又尝试了减少一半材料,只做了豆浆机一次的量。这样其实更加省事合理。豆浆机打好豆浆后倒出的豆浆温度还在90多度,稍晾个几分钟就达到合适温度,不用再加热。压好的豆腐差不多300克,也正好是一个菜的量(600克一顿吃有些多了)。
3、做出的豆腐一次吃不完,可以放入冰箱冷冻室做成冻豆腐。
4、狮介绍的点卤时间是每分钟30-40滴,用时约15分钟。但我没有按照这个速度,我滴的很快,大概3、4分钟就滴完了,就是一定要保证,要一滴一滴地点,而不能一下子就倒入很多。
5、做普通白豆腐就是直接用水来打豆浆即可。
6、盐卤一定要食用盐卤,网购即可。
7、如果用生豆浆,一定要先将豆浆彻底煮熟再继续后面的操作。
8、豆腐是中国人的发明,中国人最早学会使用了食品添加剂:盐卤和石膏,用它们来凝固豆浆做成豆腐,极大丰富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餐桌。
9、盐卤又叫苦卤、卤碱,是由海水或盐湖水制盐后,残留于盐池内的母液,主要成分有氯化镁、硫酸钙、氯化钙及氯化钠等。蒸发冷却后析出氯化镁结晶,称为卤块。卤块溶于水称为卤水,是我国北方制豆腐常用的凝固剂,能使蛋白质溶液凝结成凝胶。用盐卤做凝固剂制成的豆腐,硬度、弹性和韧性较强,称为老豆腐,或北豆腐、硬豆腐。
10、豆腐之所以含钙高,主要就是靠凝固剂中含有的丰富钙,无论是盐卤还是石膏,都能使原本含钙并不太高的豆浆在变成豆腐后变为补钙高手。[LaoYanHuo.com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