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、将盐水倒入面粉中。
3、用一根筷子搅拌成絮状。
4、然后用手揉和成光滑的面团,盖上湿布或者保鲜膜,醒30分钟。
5、将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状,分割成12等份,逐一搓圆。
6、砧板撒上少量干淀粉(份量外),取一个小剂子用擀面杖擀开成薄薄的圆形面皮,剩余材料重复操作即可。
7、烤盘刷水,放入两张面皮,然后表面再刷少量水。
8、在饼皮表面均匀的撒上白芝麻。
9、烤箱预热,上下火180度,烤5分钟左右。
10、至饼皮颜色焦黄即可取出。
贴士:
1、操作要点:
1)揉面要充分,面团的延展性才更好,才能擀出又薄又有韧性的面皮。
2)面团要醒发后才更柔软,更容易擀开而不回弹。
3)烤盘一定要纯平,如果不是不沾烤盘,请加垫锡纸。
4)每人烤箱温度不一,所以时间和温度可能不一致,放入烤箱后随时注意观察,面饼颜色变得带焦色即可取出。
2、周村烧饼,因产于山东淄博周村而得名,是山东省的著名特产之一。以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,为纯手工制品,有“酥、香、薄、脆”四大特点。其外形圆而色黄,正面贴满芝麻仁,背面酥孔罗列,薄似杨叶,酥脆异常。入口一嚼即碎,香满口腹,若失手落地,则会皆成碎片,俗称“瓜拉叶子烧饼”。
3、周村烧饼制作历史悠久,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。据考证,其前身乃为“胡饼”(芝麻烧饼),《资治通鉴》记载,汉桓帝延熹三年(公元160年)就有贩卖胡饼(即芝麻烧饼)者流落北海(今山东境内)。据史料记载,明朝中叶,周村商贾云集,多种小吃应时而生,用以胡饼上贴烘烤的“胡饼炉”此时传入周村,当地饮食店户的师傅结合焦饼薄、香、脆的特点,加以改进,创造出脍炙人口的大酥烧饼,此即当今周村烧饼的雏形。清光绪六年(1880年),周村“聚合斋”烧饼老店对烧饼制作工艺潜心研制,几经改进,使周村烧饼以全新的面目,独特的风味面世。清皇室曾屡次征购“聚合斋”烧饼为贡品。
4、正宗的周村烧饼的制作,要经过配方、延展成型、着麻、贴饼、烘烤等多道工序,而配方、成型和烘烤则是制饼的关键。特别是烘烤的火候、非名师高手,很难达到“炉火纯青”的地点。所谓“三分案子七分火”、“火中求财”都是制饼师傅的多年经验。[LaoYanHuo.com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