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、边倒入温水边用筷子将面粉搅成面絮然后揉成光滑的面团,盖上饧20分钟。
3、不同的面粉吸水性也不同,所以加水的时候最好先放入2/3,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加水调整,草帽饼的面团要求柔软一些即可,不用软到不好成型的程度。
4、将熟芝麻用擀面杖擀成芝麻粉备用。
5、将饧好的面团根据自己锅的大小不分份或者分成2份,取其中一份擀成长方形的大薄片。
6、将色拉油倒入面片中央1-2勺。
7、将面片的四周分别折到中央揉一下将色拉油均匀地布满整个面片。
8、将芝麻粉撒在色拉油上面。
9、然后将面片对折轻轻地用手压一压,这样芝麻粉粘的牢固些。
10、然后用刀将对折的上面留1厘米,其余的向下切成间隔2厘米左右的小条,不要切的太细,烙好后出来的效果不好(真难描述,还是看图吧)。
11、然后将对折的部分打开,依然将沾满芝麻粉的那一面露出来平铺的状态。
12、然后将两边相连,中间切成条的面片顺着长边卷起来。
13、将卷好的长条抻长着往里盘起来;要一头盘着,一头往长里抻着,注意不要太使劲,以免抻断了。
14、盘好后将尾端压到盘起来的面团底端。
15、我一般是将所有的面团全部都盘好放到盘中放好,盖上,然后锅里烙一个手里擀一个。
16、将盘好的面团用手掌轻轻地压一下,然后擀成1厘米左右的圆饼,不要擀得太薄,不然烙好的饼不容易起层,达不到一圈圈草帽样子的效果。
17、将平锅中放适量油,拎着手柄转一下将油均匀的分布在锅里,然后放入圆饼中火烙到两面金黄即可,烙饼的时候可以将饼在锅中经常地转一转,但不要总翻面,2翻就可以,烙饼也不要用小火,烙出来容易干硬。
18、将烙好的饼放到面板上,用两只手推着饼的两边同时相对着推向饼的中间,饼的层次立刻就出来了;喜欢更柔软的将烙好的推出层次的饼放到盘子里一个压一个盖上,然后用布盖上,这样饼的外皮也会很柔软的。
二、咸味的做法和第一种一样,就是抹油后撒上花椒粉、少许盐、葱花和火腿肠末。
贴士:
1、在刘兰芳的长篇评书《杨家将》中寇准是这样出场的:“头戴的纱帽翅,可能年头太多了,又旧又破,有一个翅用什么东西绑着,往下耷拉着。”而寇老西儿招待京城来的钦差的方式竟然是“把草帽摘下来,撕下一圈,用手搓巴搓巴放到壶里、沏上水”,还起了个名字叫“圈茶”。当时评书里描述的非常生动,我们这帮孩子在哈哈大小之后开始模仿,无论是喝水还是喝茶都称之为圈茶,小时候的草帽不像现在这样漂亮样式繁多是时尚的象征,以前的草帽就是草编的淡黄色的,夏天天热或者下雨才用,经过日晒雨淋的慢慢的颜色越变越深,和茶叶也真是十分相像。
2、东北有道面食和草帽也有密切的联系,烙好的饼有这一圈圈的层次特别像草帽,所以称为草帽饼。草帽饼用有点烫手的水和面就可以,不用软到难成型,比包饺子的面再软一些就可以。东北传统的草帽饼是甜味的(到饭店点草帽饼一定要注意,如果不喜欢吃甜的就不要点草帽饼了),用的是折扇子的方法来起层的,柔软中不失筋道。我经过改良后的草帽饼有甜味和葱油咸味两种,在甜味中我放了芝麻粉增香,咸味中我放了花椒粉和火腿肠丁增香增色,两种口味都非常好吃。在折法上为了层次更分明像草帽,我用了一种新的方法,效果更好。
3、草帽饼不要做得太小,太薄,小了麻烦,擀得薄了压得实,不爱出层,不好看口感也不软,稍微厚一点才好。[LaoYanHuo.com]